职场内推,求职的捷径

最近见了一个朋友,其实与其说是朋友,在这之前其实没有太多的接触,也没有太多的交集。之前大家是属于在同一个公司、同一个中心之下,但属于不同的部门,所以工作和业务上也没有太多的往来,大家对彼此的印象可能停留在我知道你,你知道我这样的状态。

后来他从我们中心调去了品牌旗下的一个子品牌做负责人。好像没有过很久,就离职了。离职的时候,他发了一条类似于道别的信息给到我,当时其实我还挺诧异的,因为之前的接触和交集并不多,但是他在离职前的这声告别,等于其实是一种职场礼仪。

后来真正让我们接触多的是什么事呢?是因为他想让我去他现在这个公司,也就是说他现在其实在大福任职。

离职之后,他去了大福。在去年七月份,因为我更新了我的简历,所以当时有个猎头找到我,问我要不要去周大福上班,也是因为把猎头把我的简历投到了这个品牌方的人力资源,所以他知道这个信息之后就联系上了我。

于是,我们就多了很多交流和共同的话题。他经常会跟我分享一些大福最近的工作状态,最近的政策,然后包括部门的一些文化、团队氛围。

在所有的细节中,有形无形的都透露说。他在这个品牌所感受到的幸福感、归属感和荣誉感。去年七八月份的时候,当时按照人资的流程,我面试完了初试和复试,面过了区域的负责人

经历过两轮面试之后,正常来说,第三轮面试应该推我去总部做高层的面试和面谈的。后来听说因为总部高层组织架构的变动,这个岗位的招聘被暂时搁置了,人资也没有及时联系我,所以这件事情也不了了之。

而因为自己本身也并没着急说要换工作或者跳槽,也就没有再来问这件事情。

直到今年的四五月份,朋友突然联系我,说感觉他们公司对于这个岗位的招聘今年又放开了。所以他就问了我还有没有意愿要继续去试一试。我想着那也可以,他们的HR就联系了我,我也就按照推荐的这样子去总部参加了第三轮的复试。

结果大概是命运的安排,第三轮复试顺利通过了。总部复试结束之后,就到了区域用人的时候。区域又安排了我进行第四轮面谈,这个时候所谓的面谈大概是他已经对你的专业能力和业务能力进行了初步的肯定,那最后一步就是谈论一下具体的工作方向、薪资以及双方的意愿问题。

所以大概过了一周,就区域进行了最后一轮面谈,每一次面试差不多都要耗时两三个小时左右,面完之后也就谈到了薪资福利和待遇的问题,他们沟通说在第二天给我回复。这个时候其实整体的进度又已经很快了,最后没想到几轮面试下来之后,整体都顺利地通过。
这个选择的权利和做决定的权利,最后也回归到了我这里。而在整个过程中。本身可能我对于大福就有比较好的印象,毕竟他属于行业内的头部品牌,大概每个人都会有一些向往和好奇。

另外开的薪资福利也会比现在稍微更好一点,所以经过慎重的选择和跟家人的讨论之后,最终决定还是选择跳槽。可能对于未来的很多年,我的工作方向都发生了变化。有的时候想想,在这个公司干了差不多七八年。

人总是来的时候难,走的时候容易。于是,在最终的结果出来之前,我们两个人约着线下见了一面,找了一个公司附近不远的地方吃吃饭,喝喝咖啡。这也是我们认识这么多年,但其实第一次线下一起约饭,他跟我讲了一下大概大幅的一些具体情况,包括工作的内容。让我自己选择最后是去或者不去。

我们先是去喝了听说水贝附近一家星巴克旗舰店,点了一个whiskey木桶冷萃咖啡,真的巨好和超级推荐,强烈推荐,因为之前大概也没有喝过。果然,他贵是有贵的道理的。

喝完咖啡之后聊天聊到七八点,我们去吃了个晚饭吃。吃饭的过程中,我也聊到了很多以前的品牌和现在大幅的一些状况。聊的差不多,他就跟我说,你自己做决定,等到公司给了你明确的回复之后,选择权都在你,看你要不要来。

其实现在回头想想,还是非常感谢他的。我会发现大家随着年龄和经验的增长,这个时候很多时候换工作和找工作。更多是靠内部的推荐和引荐居多。也因为有他的存在,所以在这个面试的过程中多了一个人去推进似乎也顺利了很多。

而我也通过他传递出来很多这个品牌的。一些好或者不好的细节,在入职前对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H2
H3
H4
3 columns
2 columns
1 column
2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