賣書、買書

前陣子一番斷捨離之後,整理出好幾箱書,送走。

最方便的作法,是寄到讀冊去賣。我相當喜歡這家網路書店的二手書寄賣模式。

相較於過去賣給二手書店,只能像廢紙回收般賤價出售,讀冊不一樣,可以讓寄賣者依據書況自訂售價。這樣,至少覺得自己的書比較有價值一點點。

流程是這樣的。先在讀冊的網站上輸入要賣的書。每輸入一本書,系統會顯示該書的新書售價,以及同時在平台上寄賣的其他二手書賣家的定價。如此也就有了一個定價的參考。

整批書輸入完之後,把書裝箱,帶到超商,使用他們配合的物流公司,付一點運費——這時候,從我的角度來說,就已經把書處理掉了。

書寄達,經檢查後上架。然後就等人來買。接下來的賣書、寄書、金流,都由讀冊處理;交易確定後,讀冊抽成,剩下的就匯入寄賣者的帳戶。如果寄賣超過一年還沒賣出去的話,書就會被銷毀。而這我一點都不介意。

其實,常常讓我驚訝的是,早上醒來檢查郵箱,會收到書籍出售的通知信。而幾乎每一次都會小小地震驚一下:哇靠,連這一本也賣得出去。


除了讀冊,其實我也可以到網購平台/商城之類的地方賣二手書。但是,那一些平台基本上只有暢銷書或熱門書能夠賣得掉。因為買的人本來就不多,唯有像讀冊這樣的平台,才能聚集最多的買書人。

買書人一來人口不多,二來喜好/品味分散。

我在打包寄出時,有好多本都是即冷僻又小眾的書。只是我沒想到竟然都賣掉了。

我雖然從事的工作跟出版有關,但其實沒有真正涉入書籍行銷方面的工作。然而,這樣一個小小的賣書經驗,倒也多少讓我真切感受到書市的特性——相較於其他產業,書市的品項極端多元,消費者喜好難以預測。

無論是文學或非文學類,現今在暢銷排行榜裡的書,其實有極大部分,在某種程度來說都是意外。也就是說,這些書在製作的過程中,編輯很少能夠預測到後來暢銷景況。甚至可以這麼說,書店裡暢銷的某一本書,跟另一本被遺忘在角落的書,這兩本在製作過程中,編輯的用心並沒有多大差別。

很多時候,靠的是編輯和出版社都無法掌握的天時地利人和。而這也是出版的有趣之處。

所以,對大部分出版社來說,能夠做的,就是在某種度上去分析和猜測讀者喜好,然後剩下的,就等待運氣降臨。因此,我們會看到出版社總是不斷地出書,一本接著一本。

以一般商業出版來說,製作一本書(產品)所需要動用的資本,相較於售價,並不算高。但是,這同時也是個毛利不高的產業。一本書推出市場後,只要不虧錢,出版社就可以很滿足了。剩下的,就等待看看哪一本突然大賣。一年可能只要有一本就已足夠。因為書的絕大部分成本屬於固定成本,只要暢銷就可以賺很多。而這也就成了大多數出版社的營運模式:一本熱門書,養多本冷門書。

也因此,冷門書有了生存的空間。這對社會而言又有了另一層意涵——書跟其他消費商品的另一個差別,即在於你無法以銷量或受歡迎程度,來評斷這項產品的價值,或文化意義。


離題了。

我原本只是想說,今早收到這封信:



原來賣出了兩千多元啊。這個月的買書預算,也就有著落了。XD

H2
H3
H4
3 columns
2 columns
1 column
Join the conversation now
Logo
Cen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