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籍保存与文化传承

中国人耳熟能详的典故,所谓秦始皇焚书坑儒,其实据说是统治者收缴民间的书籍到“中央图书馆”,进行知识垄断。后来,秦末项羽焚烧咸阳阿房宫的时候,才真正把藏书也一并烧了。文化传承于是经历一场灾难。

  • 书籍在人类知识传承中有不可或缺的作用。这句话太抽象。其实我们每个人都对各种考试辅导书有深切的体会。在高考的时候,恨不得能读尽所有的辅导书,做完所有的模拟卷。然而在刚刚恢复高考的时候,市面上没有那么多书看。只有一套《数理化自学辅导丛书》因为便于自学(那个时候时间紧迫,老师有限)而涵盖全面,而被各路考生追捧。但它发行量不大,影响的人也有限,因此整体考试分数也受限。而近来,随着各类辅导书的盛行,高考分数整体也随之水涨船高。这就是书籍对人们文化教育水平看得见的影响!

  • 秦始皇的这个“知识垄断”,也好也不好。好在于,和他其他“书同文,车同轨”类似,文化有了融合;不好在于,文化少了多样性,并且“抗灾难性”大大降低。

  • 在历史上,老子据说是周朝“皇家图书馆”的管理员,而他的《老子》据说也是他读上古典籍的读书笔记。但这些上古典籍最终都在朝代更替中失传了,所以现在人们看不到了,只看到《老子》。中医也是如此,在漫长的岁月里,很多典籍遗失了,哪怕是流传下来的《黄帝内经》也不全,而传说中的《黄帝外经》应该是中医外科方面的著作,也无人见过。什么时候失传的呢?没有人知道。但是现存《黄帝内经》据推测是春秋成书。假设我们接受它是上古著作,但在春秋进行了修订的话,那么至少在春秋时期,上古典籍还是可见的,但之后就慢慢失传了。另外,除了时间太久远而自然损失,皇家图书馆一旦遇到朝代更替,或者项羽这样的人祸,或者火灾之类的天灾(比如明朝文渊阁大火),就更容易失了传承。所以,皇家图书馆也不安全,最终这些上古典籍的内容也是依靠民间的传承才被世人所知。

  • 哪怕不是像遥远的秦末这样久远或者战争年代,而是近代中央统一的图书馆里,竟也会遗失整套书籍。比如,明朝永乐大典,自从嘉靖年间完成了整套1万多册之后,正本竟然不知所踪,据传被用来陪葬,但也没有明确记载。副本也经历多场灾难。到了清末,只剩下60余册。所以,不管是古代还是现代,不管是战争年代还是和平时期,知识垄断总是带来典籍失传,从而文化失了传承。

  • 而相比之下,藏书于民,则多了很多好处:不仅知识有了多样性,少了“学霸”的影响;另外也最大可能的将知识保存下来。在历史上有几次所谓的文化再发现,几乎都是民间传承带来的惊喜。比如:汉武帝末年,于孔子世家的墙壁里,得到的《论语》、《尚书》等古文献;在西晋于魏襄王墓中得到的《竹书纪年》;于1889年在殷墟发现的甲骨文文献;最后是近代敦煌文化的发现。这其中,《竹书纪年》提供了对历史的另一种可能的解读,提供了知识多样性和文化争鸣。而孔子家的墙壁藏书和敦煌藏经都是民间自发的文化收藏,保存了不少知识。

  • 一个可能不太恰当的例子,是关于道教和佛教的。这两种宗教在历史上都经历了数次“灭道”和“灭佛”。但佛教徒不知道处于什么原因,喜欢把典籍深埋地宫。可能因为他们知道佛教是从“西天”取来,得之不易吧。如北京房山云居寺地宫藏书,据称是世界最大规模的佛教藏经。它由隋朝僧人静琬发起,藏经活动一直延续至明朝。从被用来当作刻经底本的唐朝《开元大藏经》,辽朝《契丹藏》都已遗失,而云居寺藏经依然存在。道教也是如此。著名的敦煌藏经,最早可追溯到南北朝时期,包含了很多现代从未见过的抄本。同时也收藏了当时社会上的其他一些文献。这些是民间藏书对文化传承的作用。

  • 所以,历史的看,真正的藏书于民而不是知识垄断,束之高阁,是典籍保存和文化传承的正确方式。

H2
H3
H4
3 columns
2 columns
1 column
Join the conversation now
Logo
Cen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