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不见的弹痕往往是最致命的

487670.jpg

我们只能看到经过某种筛选而产生的结果,并没有意识到筛选的过程,而忽略了一些非常关键的信息。

前天上课广告设计课时老师留了这么一道作业。

大家回去找一个自己喜欢的企业,然后分析出它成功的原因。

这个作业明天就要交稿了,到现在我也一个字没写,压根也没准备写,反正就是不写,在我看来这是浪费时间,有这时间还不如去写点生活趣事。

只所以不愿写原因倒也简单——分析企业成功这事不靠谱。

以前我很喜欢读一本书,叫《海底捞你学不会》和《褚橙你也学不会》,作者是黄铁鹰,前半生是企业家,后来在北大光华管理学院教学,专门讲授企业案例课程。这两本书都是对企业案例的剖析,但是整本书中有着大篇幅的对当事人的采访,以及对整个相关行业的深入调研,从着手调研到成书,花费一两年的心血都是很正常的。

自身做过企业(当年黄铁鹰是华润创业董事总经理、万科董事会董事),又有多年的商业研究经历,还能调动各类社会资源协助。这样的人写一本商业案例尚且需要两年时间,让一个非本专业的学生去写一份企业案例我实在找不出动机在哪。

难道老师的意思是:这个你们可以随便做做,不用拿着当回事,反正你们现在也做不好。

那要是如此还留这样的作业干嘛。

若是想让我们拿出一份高质量的作业,那有没有考虑到实际的情况。

三天时间剖析一个企业成功的原因且不说能力上够不够,光是时间上就说不过去。

商学院会有很多企业成功的案例,企业的咨询公司也能给出很多企业成功的案例,但是这些案例整理出来的“成功经验”往往都是那些经过反复验证,最终有了科学依据的结论和方法,具有高度的可重复性,而并非整天喊的那些口号:“你要奋斗啊”、“你要努力啊”。

努力奋斗固然没错,但要是真信了,而一味的低水平努力、低水平奋斗,不讲方法,不看客观现实,我不知道努力下去会是幅什么模样。

想研究企业成功的案例的人往往还会犯一个错误:(这里并不是说研究企业成功的案例就完全是错的)

幸存者偏差

我们来看一个故事(下面这个故事摘自刘润老师的《5分钟商学院》)。

二战期间,美国统计学家沃德教授被授命研究如何降低战机被击落的概率的这个问题。他发现,飞机的翅膀是最容易被击中的部分,但是飞行员的座舱和飞机的尾部则是被击中最少的部分。

但是依照当时的航空技术,机器的装甲只能局部加强,以免过重。那么问题来了,到底是应该增强机翼,还是应该增强座舱和尾部呢?当时的作战指挥官认为,既然机翼最容易中弹,那么当然应该增强机翼了。但沃德教授则建议加强飞行员的座舱和飞机尾部发动机的位置。

沃德教授认为,作战指挥官的这个判断就是犯了这个严重的逻辑归因的错误:幸存者偏见。

从统计的观点来看,多次击中机翼的轰炸机,但依然能够安全返航,而机尾部分却发现很少中弹。那并不是因为他不会真的中弹,而是因为他一旦中弹了,可能根本就无法返航。

后来事实证明教授的建议是正确的。联军的轰炸机被击落的比率显著降低。英国军方还动用了敌后的工作人员,收集了部分坠毁在德国境内的飞机的残骸,发现中弹的部位果真如沃德所预料,主要集中在座舱与尾部发动机的位置。

所以说看不见的弹痕最致命。

有时候,我们要研究的问题并不是这些幸存者是怎么活下来的,而是那些没有这个幸运回来的飞机是如何死去的。可是很不幸的是,死去的人是无法开口的,而你采访幸存者,他们是如何活下来的时候,他会带有一种并非主观意愿的偏见,因为他们从来没有看见过那个看不见的弹痕。

到底什么叫做幸存者偏见,它是一种常见的逻辑的谬误。我们只能看到经过某种筛选而产生的结果,并没有意识到筛选的过程,而忽略了一些非常关键的信息。

企业也是如此,那些活下来的很可能是因为没犯那些致命的错误,他们自身或许都不知道是因为规避了哪些错误才得以发展。所以很多人都在喊:与其研究它是如何活的,不如研究它是如何死的。

那些看不见的弹痕往往是最致命的。

再说,即使是找出了这些成功的原因也不一定能模仿的来。

因为这个世界充满了不确定性。

两个不同的人在同一个时间段做一件同样的事情,很可能都是完全不同的结果。

更何况效仿一个企业是在不同的时间段由不同的人去做千千万万件不同的事情,这里面得有多少不确定因素。

就写到这吧,写这篇文章并非是对老师的不尊重,而是对这种教学态度的厌恶。

H2
H3
H4
3 columns
2 columns
1 column
Join the conversation no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