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样繁多的"SOT"

SOT是什么?它是电子电路行业的一个名词,全称是"Small Outline Transistor",是半导体元器件的一种封装,中文称为"小外形晶体管封装"。它的家族庞大,兄弟姐妹众多,可以说除了明确的其它家族的,基本上都算它家的了。

究竟什么是"SOT"?话不多说,我们先给出它的画像(本人亲自手画)。
x9m845.jpg

上面只是"SOT"家族的几个代表。下面让我来仔细说一说"SOT"的家谱。

"SOT 23"是指有三个引脚的,正面来看,上面有一个引脚,下面有两个引脚。它是为半导体的鼻祖——半导体晶体三极管而创建的,所以它算是"SOT家族"的鼻祖。

后来,有大师发明了OP-AMP(运算放大器),增加了电源和地的引脚,所以有了SOT 23-5的封装,原先的SOT 23就被称作了SOT 23-3。后来又出现了2输入的比较器,所以又出现了SOT 23-6。甚至还有SOT 23-8的封装。这些都是SOT 23的直系亲属,那它们会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呢?

首先,它们是等长的(如图中的长度D),均为1.9mm。它们的宽(如图中的E)SOT 23-3是1.3mm,SOT 23-5是1.6mm,SOT 23-6是1.625mm(平均值),SOT 23-8没找到确切数据,估计也在1.6mm左右。它们的高(如图中的A)除SOT 23-3是1mm(有的产品是平均值为0.95mm),其余三种它们的高最大值均为1.45mm。当然,长度一样,引脚数不一样,那么引脚间距就会不一样,在同一列上,SOT 23-3是1.9mm,SOT 23-5/6是0.95mm,SOT 23-8是0.65mm。

除此之外,同样是3脚的封装,还有SOT 416,引脚间距为1mm,长乘以宽乘以高为1.6mm×0.8mm×0.75mm(或者有的产品平均值是0.65mm);SOT 323,引脚间距1.3mm,长乘以宽乘以高为2×1.25×0.95mm;SOT 89,它准确的说是4脚,因为底排的中间的引脚通过热焊盘与顶上的引脚相连,所以有些资料把它当做3脚的,引脚间距1.5mm,长×宽×高为4.5×2.5×1.5mm;SOT 663,引脚间距1mm,长×宽×高为1.6×1.2×0.55mm(与SOT 416很类似)。当然,还应该有其它的,这里恐怕无法一一列出了……

下面说一下4脚的SOT,包括SOT 223,它是上面一个大的引脚,下面三个小的引脚,引脚间距是2.3mm,长×宽×高为6.5mm×3.5mm×1.65mm(有的产品是1.6mm),就像图中黑色的小元器件;还有SOT 343和SOT 143,这两种封装有意思,都是上面2个引脚,下面2个引脚,它有一个比较大的焊盘作为1脚,对于343而言,它的引脚按逆时针旋转则为1-2-3-4,称为343N;如果大的引脚在右边,则焊盘按顺时针旋转为1-2-3-4,那么它应为343的另外一种情况;同理143也是这种情况,逆时针旋转的称为143B,顺时针旋转的称为143R。对于343而言,它的引脚间距分别为1.3mm/1.15mm,长×宽×高分别为2×1.25×0.95mm;对于143而言,它的引脚间距为1.7/1.9mm,长×宽×高为2.9×1.3×1mm。

当然,肯定会有5脚的,不同于上面的SOT 23-5的。这里以SOT 353和SOT 665为例,SOT 353引脚间距为0.65mm,长×宽×高分别为2×1.25×0.95mm;SOT 665引脚间距为0.5mm,长×宽×高分别为1.6×1.2×0.55mm。

对于6脚的以SOT 457,SOT 363,SOT 666和SOT 66为例。457引脚间距为0.95mm,长×宽×高为2.9×1.5×1mm;363引脚间距为0.65mm,长×宽×高为2×1.25×0.95mm;SOT 666引脚间距为1mm,长×宽×高为1.6×1.2×1.55mm;66比较少见,有点像5脚的665,引脚间距0.5mm,长×宽×高为1.66×(这个没找到参考数据)×0.57mm。

这些只是SOT封装家族的部分举例,还有很多其它引脚数,尺寸和命名的SOT封装。但基本规律大概如此,文中数据来源于NXPADI官网,感兴趣的可以参考NXP和ADI官网的资料(部分数据链接:SOT 23SOT 23-XSOT 416SOT 89SOT 663SOT 223SOT 343NSOT 143BSOT 143RSOT 353SOT 665SOT 457SOT 363SOT 666SOT 66)。

H2
H3
H4
3 columns
2 columns
1 column
9 Comments
Ecenc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