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拾遺.之九|海味街

如果每個地方都是一種香味。那海味街,一定是蝦米味的。

很久沒來這裡了。這天來到西營盤,一下車,我便聞到一陣濃烈的蝦米味。媽媽很喜歡來這裡買海味。昨天她也還在那裡說道:「啊,不如去西營盤嘍。」可每次當我孝感動天的說:「那我陪你去啦。」媽媽總會心竅玲瓏的說:「算啦,你們都不喜歡去海味街。」

雖然我很喜歡喝媽媽的老火湯,但我真的很抗拒海味街。小時候過年,媽媽總會來到海味街去辦年貨。這對於香港大部分家庭而言,大概是一年一度的盛事。可對於可愛活潑的小女孩呢,鹹魚乾貝,髮菜蠔豉,冬菇響螺,花膠魚翅,從來不是有趣的玩意兒。所以,我只能拉著媽媽的衣角,無無聊聊的跟在後面。只見每家海味舖一式一樣,我不明白媽媽幹麼要貨比三家,幹麼要行個天長地久。有時實在太悶了,正想發難之際,媽媽總會及時就地取材,給我兩隻蝦米當作零食。作為我逛海味街的動力。

昔日香港是個小漁村,倚靠捕魚為生。沒有先進技術,漁民只能將漁獲曬乾處理,才能得以保存。當年生活困苦,很多人過著「鹹魚青菜」的緊日子。所以,早期的海味街,八成店舖都是售賣鹹魚的。大部分鹹魚舖「上宿下舖」,天臺就用來曬鹹魚。所以這裡曾經又名「鹹魚欄」。可隨著時代進步,唐樓逐一清拆。有能力負擔貴價食材的人愈來愈多。海味街,就變成專門售賣優質海味的零售店和批發商。「鹹魚欄」就進化成「海味街」了。

民以食為天,香港是全球海味消費最高的地區。即使時代進步,我們對美食的追求始終如一。今天,我在海味街依然見到很多百年老字號。據說都是來自內地的南北行,當年逃避戰亂,才會來到香港開業的,至今依然屹立不倒。但願海味街,保留著香港獨特的海味文化。一代接一代的,永遠傳承下去。

img_3506.jpg
媽媽的外傭姐姐最愛吃馬友和鹹魚仔

img_2504.jpg

img_2505.jpg

梅菜扣肉是媽媽的拿手小菜,鹹甜梅菜比例剛剛好
img_2497.jpg

海味街,海味店
img_2491.jpg

img_2495.jpg

img_2507.jpg

img_2511.jpg

img_2512.jpg

img_2516.jpg

img_2517.jpg

害我心跳漏一拍的持槍梅花鹿(幹麼要放在海味店的門外呢,難道是保安,防止盜竊名貴海味食材?)
img_2514.jpg

無處不在的鹹魚
img_2520.jpg

img_3517.jpg

秋風起,吃臘味
img_2513.jpg

img_3529.jpg

到處可見的百年老店
screenshot_2021_09_23_at_14.40.01.png

H2
H3
H4
3 columns
2 columns
1 column
6 Comments
Ecenc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