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善溝通交流的方式,給對方一些尊重與空間

昨日自己又犯了一個老毛病,在朋友講述一個新的觀點,一位台灣心臟科名醫推廣背後式的CPR,會比傳統的CPR降低肋骨斷裂的機會,我當下就提出不合理之處的懷疑,因為與自己曾學過的都不一致,但事後上網查證,是真的有這件事情,雖然還未被廣泛推廣。


當然這種醫學的知識我並非專業,也不知道對與錯,只是朋友當下是一個分享新知的心態,我卻懷疑是內容農場出來的訊息,我的心態在那個時候是封閉的,只因為現在網路上充斥著假消息,我先入為主的認為與過去經驗差異過大的認知,就很大機率來自吸引點閱率的內容農場。

其實更好的處理方式就是安靜的聽完,事後自己去查證,而不是當下想要挑出不合理之處,其實這也只是一段閒談,並不是甚麼需要證明自己的機會,講贏了也不會帶來甚麼好處,假設這則訊息真的是假的,講贏了也不代表甚麼,頂多給朋友帶來我是對的,但態度很強勢的感受。


想起之前提到的證明自己,也許這種想在言語之中顯現自己的知識正確,也是一種好勝心態,但實際上並不會對雙方太多好處,頂多在他人心中留下知道得不少的印象,但言詞鋒利帶來的負面印象也不少,實在不是一個好的人際交流方式,增加了摩擦也容易得罪他人。

每個人都會是某方面的專家,也許不同角度帶給自己的觀點是一生受用,減少打斷他人的話語,得到的或許會比我想得還要多,也不需要把自己的經歷與他人去做比較,每個人際遇都是獨一無二的,當別人在講述自己的經驗時,應該給予尊重的去理解,而不需要認為自己的情況更特殊,他人的情況是小巫見大巫。


有些人會說,要懂得適時推銷自己,讓別人知道自己的優點在哪,但用在與家人友人之間,更需要的是理解與關懷,當與這些親近的人交流時,重點永遠放在自己身上,像個演講者一般,自顧自地以自我為中心,是無法建立起雙方的交流,講述自己今天又談成了甚麼大生意,過程是多麼的驚險,運用了話語的技巧,都比不上一句關心他人的話語有效。

一些溝通專家也提到,雙方在交流時,都該適當的給予對方發表的空間,像是記者提出問句時,很多時候都會用為什麼或如何的開放式問句,讓受問者有空間去闡述自己的想法,同樣的在與親友人交流,也不應該只有封閉式的問答,"你害怕嗎?""你開心嗎?"可以改成使用"你感覺如何?""你是怎樣的感受?"等等,畢竟我不是當事者,無法清楚的知道對方想法。

Photo by David Becker on Unsplash

H2
H3
H4
3 columns
2 columns
1 column
1 Comment
Ecency